您在這裡
照護
照護
心智障礙是一種終生性的障礙,隨著年齡成長與生長環境的改變,因此在不同的生涯階段都會面臨新的生活挑戰以及需要學習適應的事情。因此能提供一套全生涯的服務是非常重要的,包括了:
- 出生後的診斷評估及健康照顧
- 學習階段的教育安置及配套措施
- 成人階段後的就業訓練與生活支持
- 老年階段的長期照顧與關懷服務等。
整體來說,在身心障礙者的成長階段中,需要醫療保健、健康促進、日間照顧、夜間住宿、輔具服務或無障礙環境的修繕等協助,才能獲得完善身心障礙或長期照顧服務體系的照顧。
依據衛生福利部的「身心障礙者生活需求調查」結果顯示,在台灣的障礙者有超過90%是和家人同住,因此政府在規劃相關服務時就必須考慮到「個人照顧」、「家庭支持」以及「參與社會活動」過程中在硬體環境以及軟體服務的規劃設計,才能保障身心障礙者公平參與生活事項的權益,並減輕照顧者的生活負擔。
一般而言,各縣市目前對身心障礙者的個人照顧以及提供給照顧者的家庭支持主要有以下幾種服務:
個人照顧 | 家庭支持 |
---|---|
|
|
日間照顧
智總於2014年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草創階段時製作第一版服務操作手冊,
歷經七年後,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已穩定落實在各縣市提供服務,
故智總於2021年12月出版第二版《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操作指引手冊》,
除將手冊內容更能與現況吻合之外,
也擴大手冊內容的適用對象,納入家庭托顧服務員並提供家庭托顧服務員篇章。
索取辦法:
一、 因紙本手冊數量有限,各索取對象請獨立申請並僅限索取一本。
索取對象:
(一)縣市政府身障家托服務承辦。
(二)身障家托服務提供單位。
(三)身障家托服務員。
二、 索取方式:統一採郵寄方式索取。
三、 若回郵信封郵票金額不足或郵寄資訊不全者,即無法索取,亦無法協助寄回郵資。
索取【一本身障家托手冊】:
1. 請在信封袋上註明「索取身障家托手冊」,寄至「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台北市建國南路一段285號3樓」。
2. 於信封內附上「回郵信封」:回郵信封請貼好36元郵票(印刷品掛號),信封尺寸A4(21公分X29.7公分),並於信封上填寫「收件人」、「地址」及「電話」。
智總於2014年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草創階段時製作第一版服務操作手冊,
歷經七年後,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已穩定落實在各縣市提供服務,
故智總於2021年12月出版第二版《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操作指引手冊》,
除將手冊內容更能與現況吻合之外,
也擴大手冊內容的適用對象,納入家庭托顧服務員並提供家庭托顧服務員篇章。
索取辦法:
一、 因紙本手冊數量有限,各索取對象請獨立申請並僅限索取一本。
索取對象:
(一)縣市政府身障家托服務承辦。
(二)身障家托服務提供單位。
(三)身障家托服務員。
二、 索取方式:統一採郵寄方式索取。
三、 若回郵信封郵票金額不足或郵寄資訊不全者,即無法索取,亦無法協助寄回郵資。
索取【一本身障家托手冊】:
1. 請在信封袋上註明「索取身障家托手冊」,寄至「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台北市建國南路一段285號3樓」。
2. 於信封內附上「回郵信封」:回郵信封請貼好36元郵票(印刷品掛號),信封尺寸A4(21公分X29.7公分),並於信封上填寫「收件人」、「地址」及「電話」。
家庭托顧服務有「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及「長照家庭托顧服務」兩種,現行財源皆由長照服務發展基金支應。
「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主責單位為各縣市社會局(處),
「長照家庭托顧服務」則由各縣市衛生局管轄。
本會的內文以「身心障礙者家托服務」為主。
1.什麼是「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
「家庭托顧」就像是「請保母」的照顧服務模式,白天將身心障礙者送到鄰近的家庭托顧服務員家裡接受生活照顧,晚上再回到自己家裡。
家托服務宣導影片:https://www.sfaa.gov.tw/SFAA/Video/DisplayVideo.aspx?nodeid=445&vid=121
2.「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有沒有服務人數限制?
每個家庭最多可收3位人身心障礙者,含家庭托顧員的身心障礙家人。
3.「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的服務時間?
分為「全日托」及「半日托」兩種服務型態。
全日托:白天 8小時。
半日托:白天 4 小時。
4.「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的特色?
「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與其他服務最大的不同,「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類似保母的服務模式,服務提供的場所為家托員「實際居住」的家中,比較適合對環境變化適應能力低的身心障礙者。
提供定期、連續性、長期性的照顧服務,以滿足家庭需要全時間看顧的需求。
5.「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的服務對象?
18歲以上領有身心障礙證明,且符合以下條件者:
(1)沒有接受長期照顧服務
(2)沒有接受二十四小時機構安置
(3)沒有接受機構日間照顧服務
(4)沒有接受居家照顧
(5)沒有聘顧看護(傭)
(6)沒有領有政府提供之特別照顧津貼或其他照顧費用
(7)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中度以上之身心障礙者,並經需求評估符合使用家庭托顧服務資格者。
6.「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的服務內容?
(1)身體照顧服務:例如協助如廁、沐浴、穿換衣服、口腔清潔、進食、服藥、翻身、拍背、上下床、陪同運動、協助使用日常生活輔助器具及其他相關服務。
(2)生活照顧服務:例如提供文書、膳食備餐、文康休閒、協助參與社區活動服務。
(3)安全照顧服務:例如注意異常狀況、緊急通報醫療機構、協助危機事故處理及其他相關服務。
7.什麼是社區式服務?
依據身心障礙者個人照顧服務辦法第2條第2項定義為:社區式服務是指於社區特定地點提供服務。
8.可以在哪裡找到「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呢?
因家庭托顧服務各縣市採由委辦不同民間單位進行服務,建議請先聯繫所在縣市社會局窗口諮詢服務,目前連江縣尚無家庭托顧服務外,全台灣皆已開辦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
家庭托顧福利服務諮詢專線1957
家庭托顧服務有「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及「長照家庭托顧服務」兩種,現行財源皆由長照服務發展基金支應。
「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主責單位為各縣市社會局(處),
「長照家庭托顧服務」則由各縣市衛生局管轄。
本會的內文以「身心障礙者家托服務」為主。
1.什麼是「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
「家庭托顧」就像是「請保母」的照顧服務模式,白天將身心障礙者送到鄰近的家庭托顧服務員家裡接受生活照顧,晚上再回到自己家裡。
家托服務宣導影片:https://www.sfaa.gov.tw/SFAA/Video/DisplayVideo.aspx?nodeid=445&vid=121
2.「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有沒有服務人數限制?
每個家庭最多可收3位人身心障礙者,含家庭托顧員的身心障礙家人。
3.「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的服務時間?
分為「全日托」及「半日托」兩種服務型態。
全日托:白天 8小時。
半日托:白天 4 小時。
4.「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的特色?
「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與其他服務最大的不同,「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類似保母的服務模式,服務提供的場所為家托員「實際居住」的家中,比較適合對環境變化適應能力低的身心障礙者。
提供定期、連續性、長期性的照顧服務,以滿足家庭需要全時間看顧的需求。
5.「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的服務對象?
18歲以上領有身心障礙證明,且符合以下條件者:
(1)沒有接受長期照顧服務
(2)沒有接受二十四小時機構安置
(3)沒有接受機構日間照顧服務
(4)沒有接受居家照顧
(5)沒有聘顧看護(傭)
(6)沒有領有政府提供之特別照顧津貼或其他照顧費用
(7)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中度以上之身心障礙者,並經需求評估符合使用家庭托顧服務資格者。
6.「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的服務內容?
(1)身體照顧服務:例如協助如廁、沐浴、穿換衣服、口腔清潔、進食、服藥、翻身、拍背、上下床、陪同運動、協助使用日常生活輔助器具及其他相關服務。
(2)生活照顧服務:例如提供文書、膳食備餐、文康休閒、協助參與社區活動服務。
(3)安全照顧服務:例如注意異常狀況、緊急通報醫療機構、協助危機事故處理及其他相關服務。
7.什麼是社區式服務?
依據身心障礙者個人照顧服務辦法第2條第2項定義為:社區式服務是指於社區特定地點提供服務。
8.可以在哪裡找到「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呢?
因家庭托顧服務各縣市採由委辦不同民間單位進行服務,建議請先聯繫所在縣市社會局窗口諮詢服務,目前連江縣尚無家庭托顧服務外,全台灣皆已開辦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
家庭托顧福利服務諮詢專線1957
台灣約有94%的障礙者居住在社區中,了解社區中有什麼樣的照顧服務是非常重要的,才能讓身心障礙者在社區中接受有品質的照顧服務。
「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豐富15歲以上身心障礙者的日常生活,維持社會互動,享有群體生活,延續自主照顧能力,讓家庭照顧者可以安心上班並減輕照顧壓力負荷。
1.「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簡稱:社區式日照)有哪些?
目前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主要分為兩種型態:
- 社區日間作業設施(簡稱:小型作業所,或小作所)
- 以課程活動方式辦理之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含布建計畫 )
2.「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的服務對象?
- 社區日間作業設施(簡稱:小型作業所,或小作所):15歲以上,有意願且經評估可參與「作業活動」之身心障礙者。
- 以課程活動方式辦理之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含布建計畫 ):18歲以上,具備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具備基本用餐、如廁、行動能力),尚未達社區日間作業設施收案標準之身心障礙者。
3.什麼是「作業活動」?什麼是「課程活動」?
- 作業活動:小型代工,如:包裝、繪本組裝、黏貼包裝標籤……,打掃環境、縫紉手作、手工香皂……等。
- 課程活動:自我倡導、社區適應、學習健康知識、園藝、手工藝、舞蹈、音樂、桌遊、樂高積木……等。
4.「社區日間作業設施」的服務特色?
- 每週20小時「作業活動」+20小時「課程活動」。
5.「課程活動方式辦理之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的服務特色?
- 每週40小時「課程活動」,以多元體驗的課程活動,維持生活自理能力為主,課程安排較多元且彈性。
6.「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的服務內容?
- 生活訓練,增進生活自理能力,如:自我照顧、培養居家生活能力。
- 人際關係及社交技巧,如:人際互動、社交技巧。
- 休閒活動,如:參與休閒活動的能力、培養興趣。
- 健康管理,如:體適能活動、學習健康知識、飲食習慣……等。
- 社區適應,如:認識社區中的場所,如:警察局、消防局、便利商店、醫院、捷運站、公車站、公廁…..生活中可能會去的地方。
- 其他,如:作業活動、自我倡導、學習自立生活等。
8.「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是根據哪一條法規設立?
- 身心障礙者個人照顧服務辦法第46條—社區式日間照顧以作業設施服務及開設課程活動之方式辦理。
9.我想申請「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哪裡可以找到服務呢?
-
「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各縣市採由委辦不同民間單位進行服務,建議請先聯繫所在縣市社會局窗口諮詢服務。
縣市 |
地址 |
聯絡電話 |
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 |
02-27208889 |
|
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1段161號25樓 |
02-29603456 |
|
桃園市桃園區縣府路1號3、4樓 |
03-3322101 |
|
臺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三段99號 惠中樓3樓 |
04-22289111 |
|
永華市政中心:70801 臺南市安平區永華路二段6號7樓 |
06-2991111 |
|
民治市政中心:73001 臺南市新營區府西路36號 |
06-6322231 |
|
高雄市四維三路2號10樓 |
07-3344885 |
|
基隆市中正區義一路1號 |
02-24201122 |
|
新竹縣竹北市光明六路10號 |
03-551-8101 |
|
新竹市中央路241號(4、5及8樓) |
03-5352386 |
|
苗栗市府前路1號 |
037-322150 |
|
彰化市中興路100號第二行政大樓 |
04-7264150 |
|
南投縣南投市中興路660號 |
049-2222106~9 |
|
雲林縣斗六市雲林路二段515號 |
05-5522560 |
|
嘉義市東區中山路199號 |
05-225-4321 |
|
嘉義縣太保市祥和二路東段一號 |
05-3620900 |
|
屏東市自由路527號 |
08- 7320415 |
|
宜蘭市同慶街95號 |
03-9328822 |
|
花蓮市府前路17號 |
03-8227171~10 |
|
臺東市桂林北路201號 |
089-340726 |
|
澎湖縣馬公市治平路32號 |
06-9274400 |
|
金門縣金城鎮民權路173號 |
082- 324648、323019 |
|
馬祖南竿鄉復興村216號 |
0836-22095 |
台灣約有94%的障礙者居住在社區中,了解社區中有什麼樣的照顧服務是非常重要的,才能讓身心障礙者在社區中接受有品質的照顧服務。
「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豐富15歲以上身心障礙者的日常生活,維持社會互動,享有群體生活,延續自主照顧能力,讓家庭照顧者可以安心上班並減輕照顧壓力負荷。
1.「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簡稱:社區式日照)有哪些?
目前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主要分為兩種型態:
- 社區日間作業設施(簡稱:小型作業所,或小作所)
- 以課程活動方式辦理之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含布建計畫 )
2.「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的服務對象?
- 社區日間作業設施(簡稱:小型作業所,或小作所):15歲以上,有意願且經評估可參與「作業活動」之身心障礙者。
- 以課程活動方式辦理之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含布建計畫 ):18歲以上,具備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具備基本用餐、如廁、行動能力),尚未達社區日間作業設施收案標準之身心障礙者。
3.什麼是「作業活動」?什麼是「課程活動」?
- 作業活動:小型代工,如:包裝、繪本組裝、黏貼包裝標籤……,打掃環境、縫紉手作、手工香皂……等。
- 課程活動:自我倡導、社區適應、學習健康知識、園藝、手工藝、舞蹈、音樂、桌遊、樂高積木……等。
4.「社區日間作業設施」的服務特色?
- 每週20小時「作業活動」+20小時「課程活動」。
5.「課程活動方式辦理之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的服務特色?
- 每週40小時「課程活動」,以多元體驗的課程活動,維持生活自理能力為主,課程安排較多元且彈性。
6.「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的服務內容?
- 生活訓練,增進生活自理能力,如:自我照顧、培養居家生活能力。
- 人際關係及社交技巧,如:人際互動、社交技巧。
- 休閒活動,如:參與休閒活動的能力、培養興趣。
- 健康管理,如:體適能活動、學習健康知識、飲食習慣……等。
- 社區適應,如:認識社區中的場所,如:警察局、消防局、便利商店、醫院、捷運站、公車站、公廁…..生活中可能會去的地方。
- 其他,如:作業活動、自我倡導、學習自立生活等。
8.「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是根據哪一條法規設立?
- 身心障礙者個人照顧服務辦法第46條—社區式日間照顧以作業設施服務及開設課程活動之方式辦理。
9.我想申請「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哪裡可以找到服務呢?
-
「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各縣市採由委辦不同民間單位進行服務,建議請先聯繫所在縣市社會局窗口諮詢服務。
縣市 |
地址 |
聯絡電話 |
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 |
02-27208889 |
|
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1段161號25樓 |
02-29603456 |
|
桃園市桃園區縣府路1號3、4樓 |
03-3322101 |
|
臺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三段99號 惠中樓3樓 |
04-22289111 |
|
永華市政中心:70801 臺南市安平區永華路二段6號7樓 |
06-2991111 |
|
民治市政中心:73001 臺南市新營區府西路36號 |
06-6322231 |
|
高雄市四維三路2號10樓 |
07-3344885 |
|
基隆市中正區義一路1號 |
02-24201122 |
|
新竹縣竹北市光明六路10號 |
03-551-8101 |
|
新竹市中央路241號(4、5及8樓) |
03-5352386 |
|
苗栗市府前路1號 |
037-322150 |
|
彰化市中興路100號第二行政大樓 |
04-7264150 |
|
南投縣南投市中興路660號 |
049-2222106~9 |
|
雲林縣斗六市雲林路二段515號 |
05-5522560 |
|
嘉義市東區中山路199號 |
05-225-4321 |
|
嘉義縣太保市祥和二路東段一號 |
05-3620900 |
|
屏東市自由路527號 |
08- 7320415 |
|
宜蘭市同慶街95號 |
03-9328822 |
|
花蓮市府前路17號 |
03-8227171~10 |
|
臺東市桂林北路201號 |
089-340726 |
|
澎湖縣馬公市治平路32號 |
06-9274400 |
|
金門縣金城鎮民權路173號 |
082- 324648、323019 |
|
馬祖南竿鄉復興村216號 |
0836-22095 |
史上第一本「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操作指引手冊」終於誕生
無論你是剛承接這項業務的承辦人員;還是初入"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產業的菜鳥,別怕不知道怎麼操作,也不用再埋頭苦幹了!
快下載由衛褔部社家署補助出版「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操作指引手冊」,手冊內除了涵括服務的功能定位、開辦準備、服務流程、服務重點說明、活動操作設計與自我服務評量等五大單元,還貼心的幫你列舉出各單元Q&A,快速幫你釐清問題、掌握重點。
本手冊歷時二年規劃與執行,智總會同專家學者到全台服務單位了解各類型服務現場的執行狀況進行整理外,也透過問卷的收集掌握未參訪縣市及單位的服務執行實況,並於焦點座談會的場合中釐清與會者對服務的認知與期待。
智總相信,這本手冊的誕生只是個開始,期許手冊內容,能讓所有辦理服務以及使用服務的人,更能了解服務的依循,也能夠有一套一致的服務操作標準。
註:「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是一種新的日間照顧型態,以作業設施服務及開設課程活動之方式辦理,本手冊內容著重於「以開設課程活動方式」辦理的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提供18歲以上障礙程度尚未達到需要進機構安置的身障者,一個休閒與學習園地。
捐款支持智總,繼續發展專業服務造福全國
史上第一本「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操作指引手冊」終於誕生
無論你是剛承接這項業務的承辦人員;還是初入"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產業的菜鳥,別怕不知道怎麼操作,也不用再埋頭苦幹了!
快下載由衛褔部社家署補助出版「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操作指引手冊」,手冊內除了涵括服務的功能定位、開辦準備、服務流程、服務重點說明、活動操作設計與自我服務評量等五大單元,還貼心的幫你列舉出各單元Q&A,快速幫你釐清問題、掌握重點。
本手冊歷時二年規劃與執行,智總會同專家學者到全台服務單位了解各類型服務現場的執行狀況進行整理外,也透過問卷的收集掌握未參訪縣市及單位的服務執行實況,並於焦點座談會的場合中釐清與會者對服務的認知與期待。
智總相信,這本手冊的誕生只是個開始,期許手冊內容,能讓所有辦理服務以及使用服務的人,更能了解服務的依循,也能夠有一套一致的服務操作標準。
註:「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是一種新的日間照顧型態,以作業設施服務及開設課程活動之方式辦理,本手冊內容著重於「以開設課程活動方式」辦理的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提供18歲以上障礙程度尚未達到需要進機構安置的身障者,一個休閒與學習園地。
捐款支持智總,繼續發展專業服務造福全國
醫療保健
聯合記者會聲明稿(2022.02.16)
針對110年12月20日衛生福利部(以下簡稱衛福部)預告「醫療機構設置標準修正草案第九條及附表(七)」其中新增有關診所通路;廁所、掛號、結帳櫃台及服務台的無障礙的相關規定。我們堅定支持衛生福利部預告的草案內容,並要求盡速公告該修正草案,落實”未來”診所的基本款無障礙友善環境。
衛福部預告該修正案以來,遂有醫師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動「無障礙設施設置應該與其他行業店面規則相同」的倡議(雖該倡議檢核不通過),以及提出「基層醫師對無障礙廁所之問卷調查」,也有基層醫療協會和美容醫學產業聯合會發函表達反對立場,並訴求「應以獎勵替代強制」、「疫情期間有經營壓力不應公布」、「該規定違反平等權、財產權和工作權」云云。
超高齡社會即將來臨,未來你也用得上!
部分醫師朋友反對診所無障礙設施修正草案,企圖讓國內就醫無障礙環境向前邁進的努力化為泡影,國內身障、老人和社福組織出來聯合呼籲,堅定支持衛福部預告的「醫療機構設立標準」,希望醫界基層能一起為建立更友善的就醫環境,並為邁向高齡化社會的台灣超前部屬。
這次設標的修正,沒有溯及既往,對於未來申設診所也區分為300平方公尺以下,300至1000和1000平方公尺以上三級,前兩級主要參考「既有公共建築物無障礙設施替代改善計畫作業程序及認定原則」來彈性規範,主要出入口和室內通路淨寬只要90公分,300平方公尺以下診所廁所甚至只要改坐式馬桶就合規;1000平方公尺以上才會參考「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
為何只修設標,就是考量如果將診所納入建築技術規則第170條,視為公共建築物,那現有診所就必須依據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57條的規定,適用新法規(或在實際調整困難之際,依據既有公共建築物無障礙設施替代改善計畫作業程序及認定原則,來進行改善-第三項規定)。
所以這次修設標第九條,條件定的比公共建築物寬鬆許多,又不須溯及既往,設標已充分考量現實情況,不容曲解。
醫療權是基本人權,期盼醫界成為無障礙環境的領頭羊
另外,從落實轉診制度和醫療人權的角度來看,身心障礙者常常因為社區診所缺乏無障礙環境,而需要直接到醫院就診,不僅因此需要負擔比較高的掛號費以及部分負擔以外,交通的安排更是令身心障礙朋友苦惱。雖近年來有在宅醫療的試辦計畫,由醫師到不方便出門的患者家中看診,但這個計畫要解決的是患者居住環境的障礙問題,不是要解決診所的障礙。
103年12月03日我國開始施行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並於105年4月22日審議通過批准「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公約第九條提到「為使身心障礙者能夠獨立生活及充分參與生活各個方面,締約國應採取適當措施,確保身心障礙者在與其他人平等基礎上,無障礙地進出物理環境......。第一項(a)款:建築、道路、交通與其他是內外設施,包括學校、住宅、醫療設施及工作場所。」"醫療設施",是被特別提及的場所。醫界一直有"為何只針對醫界"的質疑聲浪,我們要再次強調,醫療權是很重要的基本人權,醫界應該值得期待成為社會各界無障礙友善環境的領頭羊。
無障礙的概念是一種事前的考量與規劃,設想的對象是社會中既有與潛在的障礙者。
診所的友善無障礙,絕對不能僅奠基在醫師發自個人的愛心和選擇,而是應有對未來的強制性規範。
衛福部於108年至109年運用健保品質保證保留款(以下簡稱品保款)財源,推動中醫與牙醫診所「無障礙就醫環境之品質保證保留款獎勵方案」;109年至111年依據「執行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醫療照護及防治發給補助津貼及獎勵要點」,辦理「醫療機構設置無障礙就醫環境獎勵計畫-診所版」,我們認為"獎勵"是鼓勵既有診所改善,而不是新設診所的誘因。
102年1月1日起所有公共建築物均須符合無障礙規範。而這幾年,加油站、便利商店、飯店旅宿、一定坪數以上的餐廳,陸續納入公共建築物,前述場所都需要依據「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或「既有公共建築物無障礙設施替代改善計畫作業程序及認定原則」來改善無障礙空間,也因此長輩們和身障朋友不必擔心沒有坐式(無障礙)廁所和坡道可用,而被剝奪參與社會活動。就連森林遊樂區太魯閣白楊步道、烏來內洞+信賢、陽明山二子坪,也有在平緩地區鋪上硬坡道供輪椅行進。
診所是民眾常去且必須去的場所,我們呼籲醫界和我們一起提升我國生活環境品質,攜手打造未來無障礙、可及性的就醫環境。
發起及聯署單位:立法委員吳玉琴、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行無礙聯盟、台北市行無礙推廣協會、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台灣社會福利總盟、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醫療改革基金會、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中華關愛身障者協會、台灣殘障希望工程協會、東吳大學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者自立更生創業協會、臺灣身心障礙者人權監督聯盟、台灣障礙研究學會
聯合記者會聲明稿(2022.02.16)
針對110年12月20日衛生福利部(以下簡稱衛福部)預告「醫療機構設置標準修正草案第九條及附表(七)」其中新增有關診所通路;廁所、掛號、結帳櫃台及服務台的無障礙的相關規定。我們堅定支持衛生福利部預告的草案內容,並要求盡速公告該修正草案,落實”未來”診所的基本款無障礙友善環境。
衛福部預告該修正案以來,遂有醫師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動「無障礙設施設置應該與其他行業店面規則相同」的倡議(雖該倡議檢核不通過),以及提出「基層醫師對無障礙廁所之問卷調查」,也有基層醫療協會和美容醫學產業聯合會發函表達反對立場,並訴求「應以獎勵替代強制」、「疫情期間有經營壓力不應公布」、「該規定違反平等權、財產權和工作權」云云。
超高齡社會即將來臨,未來你也用得上!
部分醫師朋友反對診所無障礙設施修正草案,企圖讓國內就醫無障礙環境向前邁進的努力化為泡影,國內身障、老人和社福組織出來聯合呼籲,堅定支持衛福部預告的「醫療機構設立標準」,希望醫界基層能一起為建立更友善的就醫環境,並為邁向高齡化社會的台灣超前部屬。
這次設標的修正,沒有溯及既往,對於未來申設診所也區分為300平方公尺以下,300至1000和1000平方公尺以上三級,前兩級主要參考「既有公共建築物無障礙設施替代改善計畫作業程序及認定原則」來彈性規範,主要出入口和室內通路淨寬只要90公分,300平方公尺以下診所廁所甚至只要改坐式馬桶就合規;1000平方公尺以上才會參考「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
為何只修設標,就是考量如果將診所納入建築技術規則第170條,視為公共建築物,那現有診所就必須依據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57條的規定,適用新法規(或在實際調整困難之際,依據既有公共建築物無障礙設施替代改善計畫作業程序及認定原則,來進行改善-第三項規定)。
所以這次修設標第九條,條件定的比公共建築物寬鬆許多,又不須溯及既往,設標已充分考量現實情況,不容曲解。
醫療權是基本人權,期盼醫界成為無障礙環境的領頭羊
另外,從落實轉診制度和醫療人權的角度來看,身心障礙者常常因為社區診所缺乏無障礙環境,而需要直接到醫院就診,不僅因此需要負擔比較高的掛號費以及部分負擔以外,交通的安排更是令身心障礙朋友苦惱。雖近年來有在宅醫療的試辦計畫,由醫師到不方便出門的患者家中看診,但這個計畫要解決的是患者居住環境的障礙問題,不是要解決診所的障礙。
103年12月03日我國開始施行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並於105年4月22日審議通過批准「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公約第九條提到「為使身心障礙者能夠獨立生活及充分參與生活各個方面,締約國應採取適當措施,確保身心障礙者在與其他人平等基礎上,無障礙地進出物理環境......。第一項(a)款:建築、道路、交通與其他是內外設施,包括學校、住宅、醫療設施及工作場所。」"醫療設施",是被特別提及的場所。醫界一直有"為何只針對醫界"的質疑聲浪,我們要再次強調,醫療權是很重要的基本人權,醫界應該值得期待成為社會各界無障礙友善環境的領頭羊。
無障礙的概念是一種事前的考量與規劃,設想的對象是社會中既有與潛在的障礙者。
診所的友善無障礙,絕對不能僅奠基在醫師發自個人的愛心和選擇,而是應有對未來的強制性規範。
衛福部於108年至109年運用健保品質保證保留款(以下簡稱品保款)財源,推動中醫與牙醫診所「無障礙就醫環境之品質保證保留款獎勵方案」;109年至111年依據「執行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醫療照護及防治發給補助津貼及獎勵要點」,辦理「醫療機構設置無障礙就醫環境獎勵計畫-診所版」,我們認為"獎勵"是鼓勵既有診所改善,而不是新設診所的誘因。
102年1月1日起所有公共建築物均須符合無障礙規範。而這幾年,加油站、便利商店、飯店旅宿、一定坪數以上的餐廳,陸續納入公共建築物,前述場所都需要依據「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或「既有公共建築物無障礙設施替代改善計畫作業程序及認定原則」來改善無障礙空間,也因此長輩們和身障朋友不必擔心沒有坐式(無障礙)廁所和坡道可用,而被剝奪參與社會活動。就連森林遊樂區太魯閣白楊步道、烏來內洞+信賢、陽明山二子坪,也有在平緩地區鋪上硬坡道供輪椅行進。
診所是民眾常去且必須去的場所,我們呼籲醫界和我們一起提升我國生活環境品質,攜手打造未來無障礙、可及性的就醫環境。
發起及聯署單位:立法委員吳玉琴、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行無礙聯盟、台北市行無礙推廣協會、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台灣社會福利總盟、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醫療改革基金會、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中華關愛身障者協會、台灣殘障希望工程協會、東吳大學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者自立更生創業協會、臺灣身心障礙者人權監督聯盟、台灣障礙研究學會
身心障礙者的視力問題如何發現?當障礙者不會說、說不出口的時候,日常的生活的觀察就更重要,比如:吃飯頭越來越低幾乎靠近餐盤、沿著牆角走、坐著下樓梯、忽然一直打自己的眼睛、忽然常常跌倒……當有這些情況發生時,可以觀察是否與視力受到影響有關。
2019年3月17日(日)智總舉辦會員大會,邀請謝靜茹醫師分享特殊需求眼科的臨床經驗,現在有以服務特殊需求者為主的 視能復建中心。
視能復建中心的成立主要服務對象為-早療幼童、特教學童、失能老人、身心障礙者
在就醫診療上,這群特殊需求者通常面臨的困境為,
- 個人因素:表達需求困難(認知不足、表達困難、精神及情緒不穩定)
- 眼科因素:延誤診治(無法配合眼科檢查、成人發展性障礙、兒童早發性眼疾)
- 環境因素:就醫困難(交通不便、醫療環境不友善、經濟問題)
當發現視力有狀況時,謝醫師建議可以考慮全面性的眼科檢查,來做為診斷的基礎
全面性的眼科檢查項目包括:
視力檢查、屈光(驗光)檢查、斜視檢查、眼球肌肉運動、立體視檢查、眼壓檢查、眼前段檢查、眼後段檢查
全面性眼科檢查可以協助患者早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定期檢查、定期追蹤、定期治療。
附上視能復建中心的相關資訊,並透過影片來瞭解 視能復建中心的服務:
陽明院區視能復建中心官方網站:http://www.vrc149.org/
視能復建中心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g/VRC149/about/?ref=page_internal
影片介紹:
*投影片內容感謝謝靜茹醫師提供。
身心障礙者的視力問題如何發現?當障礙者不會說、說不出口的時候,日常的生活的觀察就更重要,比如:吃飯頭越來越低幾乎靠近餐盤、沿著牆角走、坐著下樓梯、忽然一直打自己的眼睛、忽然常常跌倒……當有這些情況發生時,可以觀察是否與視力受到影響有關。
2019年3月17日(日)智總舉辦會員大會,邀請謝靜茹醫師分享特殊需求眼科的臨床經驗,現在有以服務特殊需求者為主的 視能復建中心。
視能復建中心的成立主要服務對象為-早療幼童、特教學童、失能老人、身心障礙者
在就醫診療上,這群特殊需求者通常面臨的困境為,
- 個人因素:表達需求困難(認知不足、表達困難、精神及情緒不穩定)
- 眼科因素:延誤診治(無法配合眼科檢查、成人發展性障礙、兒童早發性眼疾)
- 環境因素:就醫困難(交通不便、醫療環境不友善、經濟問題)
當發現視力有狀況時,謝醫師建議可以考慮全面性的眼科檢查,來做為診斷的基礎
全面性的眼科檢查項目包括:
視力檢查、屈光(驗光)檢查、斜視檢查、眼球肌肉運動、立體視檢查、眼壓檢查、眼前段檢查、眼後段檢查
全面性眼科檢查可以協助患者早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定期檢查、定期追蹤、定期治療。
附上視能復建中心的相關資訊,並透過影片來瞭解 視能復建中心的服務:
陽明院區視能復建中心官方網站:http://www.vrc149.org/
視能復建中心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g/VRC149/about/?ref=page_internal
影片介紹:
*投影片內容感謝謝靜茹醫師提供。
機構住宿
謝謝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為體恤身障機構營運成本的增加,去年(2019年)已經制定躍升計劃來提高服務個案的特別處遇費。
這個獎助項目的修正,就是讓全自費的受服務個案,機構也可以申請特別處遇費,補足機構服務個案時不足的款項,讓機構可以持續營運。
為因應機構營運及實務運作所需,衛福部修正「長照服務發展基金109年度一般性獎助計畫經費申請獎助項目及基準」
*
摘要:
貳、社會及家庭署獎助方案
十二、身心障礙者機構特別處遇費(含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服務躍升計畫),
將自費個案納入服務人數核算躍升計畫獎助金額,爰修正旨揭獎助項目及基準第2點第12項第2款獎助原則
第11目之5、第13目、第14目,及第3款獎助項目及基準第3目規定。
並請於本(109)年4月30日前檢附「身心障礙者機構特別處遇費」相關申請資料(旨揭獎助項目及基準附件十四、十五)函送本局,俾利轉陳衛生福利部提出申請。
發佈日期:2020.02.12
謝謝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為體恤身障機構營運成本的增加,去年(2019年)已經制定躍升計劃來提高服務個案的特別處遇費。
這個獎助項目的修正,就是讓全自費的受服務個案,機構也可以申請特別處遇費,補足機構服務個案時不足的款項,讓機構可以持續營運。
為因應機構營運及實務運作所需,衛福部修正「長照服務發展基金109年度一般性獎助計畫經費申請獎助項目及基準」
*
摘要:
貳、社會及家庭署獎助方案
十二、身心障礙者機構特別處遇費(含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服務躍升計畫),
將自費個案納入服務人數核算躍升計畫獎助金額,爰修正旨揭獎助項目及基準第2點第12項第2款獎助原則
第11目之5、第13目、第14目,及第3款獎助項目及基準第3目規定。
並請於本(109)年4月30日前檢附「身心障礙者機構特別處遇費」相關申請資料(旨揭獎助項目及基準附件十四、十五)函送本局,俾利轉陳衛生福利部提出申請。
發佈日期:2020.02.12
機構式服務是台灣身心障礙者照顧服務的起源。
在教育資源及照顧服務資源,不普及的年代,「機構式服務」提供給身心障礙者一個穩定接受服務機會。
台灣的照顧服務,也因機構式服務奠基了良好的服務經驗與品質,得以衍生推廣更多元的照顧服務型態(如:居家式、社區式服務),建構更完善的照顧服務網絡。
1.什麼是「機構式服務」?
依據「身心障礙者個人照顧服務辦法」第2條第3項定義為機構式服務:指以「日間式」或「住宿式」照顧方式提供服務。
簡單來說就是:身心障礙者於身心障礙機構接受白天的日間照顧、或全日24小時住宿服務。
- 白天的日間照顧:星期一至星期五,早上到機構接受專業人員的照顧,並在下午機構結束服務時返家。
- 全日24小時住宿:星期一至星期五,白天接受機構的日間照顧服務,晚上接受機構提供的夜間照顧服務,家人可於假日接服務對象回家。
2.「機構式服務」的服務對象
機構式主要服務對象為18~65歲,中度、重度以上的身心障礙者。
3.「機構式服務」的服務主軸
(1)個別化服務計畫:
機構式服務,採跨專業合作的方式提供服務,除了有教保員、社工員、物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心理師、營養師…等專業醫療人員,依個別化評估結果,結合家長(監護人)期待、服務使用者需求,提供量身訂作之「個別化服務計畫(Individualized Support Plan簡稱:ISP )」。
(2)機構式服務所提供的課程,可分為以下五大部份:
- 生活自理能力訓練:如廁、用餐、輔具使用、個人衛生等。
- 健康維護:飲食控制、體適能活動、血壓、體溫、身高、體重等紀錄。
- 社區適應:戶外教學、購物訓練,增進服務對象之生活體驗。
- 生活技能訓練:人際與情緒、兩性、安全維護、金錢使用等生活實用技能。
- 文康休閒:球類、唱歌、繪畫、陶藝等多元活動,豐富服務對象經驗。
4.可以在哪裡找到「機構式服務」呢?
請至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主題專區\身心障礙福利\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專區,下載「機構查詢全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名冊」(https://www.sfaa.gov.tw/SFAA/Pages/List.aspx?nodeid=460 )
機構式服務是台灣身心障礙者照顧服務的起源。
在教育資源及照顧服務資源,不普及的年代,「機構式服務」提供給身心障礙者一個穩定接受服務機會。
台灣的照顧服務,也因機構式服務奠基了良好的服務經驗與品質,得以衍生推廣更多元的照顧服務型態(如:居家式、社區式服務),建構更完善的照顧服務網絡。
1.什麼是「機構式服務」?
依據「身心障礙者個人照顧服務辦法」第2條第3項定義為機構式服務:指以「日間式」或「住宿式」照顧方式提供服務。
簡單來說就是:身心障礙者於身心障礙機構接受白天的日間照顧、或全日24小時住宿服務。
- 白天的日間照顧:星期一至星期五,早上到機構接受專業人員的照顧,並在下午機構結束服務時返家。
- 全日24小時住宿:星期一至星期五,白天接受機構的日間照顧服務,晚上接受機構提供的夜間照顧服務,家人可於假日接服務對象回家。
2.「機構式服務」的服務對象
機構式主要服務對象為18~65歲,中度、重度以上的身心障礙者。
3.「機構式服務」的服務主軸
(1)個別化服務計畫:
機構式服務,採跨專業合作的方式提供服務,除了有教保員、社工員、物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心理師、營養師…等專業醫療人員,依個別化評估結果,結合家長(監護人)期待、服務使用者需求,提供量身訂作之「個別化服務計畫(Individualized Support Plan簡稱:ISP )」。
(2)機構式服務所提供的課程,可分為以下五大部份:
- 生活自理能力訓練:如廁、用餐、輔具使用、個人衛生等。
- 健康維護:飲食控制、體適能活動、血壓、體溫、身高、體重等紀錄。
- 社區適應:戶外教學、購物訓練,增進服務對象之生活體驗。
- 生活技能訓練:人際與情緒、兩性、安全維護、金錢使用等生活實用技能。
- 文康休閒:球類、唱歌、繪畫、陶藝等多元活動,豐富服務對象經驗。
4.可以在哪裡找到「機構式服務」呢?
請至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主題專區\身心障礙福利\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專區,下載「機構查詢全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名冊」(https://www.sfaa.gov.tw/SFAA/Pages/List.aspx?nodeid=460 )
居家服務
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秘書長/林惠芳 2017/05/20
先不看一時氣憤「殺了」的行為,光是照顧了妹妹35年,且要定期就醫、要看顧著不發生意外、要盯著吃藥、要三餐有繼,而且從來沒用過任何服務,這就已經是十分不容易的事。
智總曾經辦過焦點團體也深知手足的不易,何況自成年後,手足也會有成立自己家庭要維護自己家庭的任務,我們怎捨得要求手足要像父母一樣接續照顧的責任;更何況就算手足再怎麼用心,父母跟手足角色仍是不同,所以智總才會努力發展社會制度及照顧服務來支持替代當父母不在時的照顧責任;而手足如果願意探望、來往、聚聚、關懷、分擔部份也就也盡了力。我真的很懇切的呼籲,家庭照顧者可以也應該適時求助,求助不可恥,一個國家本就該有協助的提供。以智總推動多年的中高齡心智障礙者家庭支持服務,就是想讓家庭知道你不孤單。或許目前家庭照顧者自覺還可以承擔,但我們希望您可以知道如果危機到來,您知道我們就在這,雖未必所有的問題可以一夕解決,但一定有人陪著一起面對。這些看似沒有什麼的關懷訪視或諮詢提供,其實扮演了穩定社會的力量。
這個新聞出來,我最怕我們的家長們感到失望、無助、對未來充滿害怕跟恐懼。我深知家長們都想比自己的孩子晚一點離開人世,但事實常常相反,所以我們才會需要更多的不同功能的照顧型態跟服務建設,讓社區支持生活在社區的朋友,機構服務沒有父母又需要更多環境支持的朋友。從服務的量能的增加來看,卅年來在家長組織的倡議之下,服務單位的增加、政府投入的費用、從事服務的人力,確實都增加了,所以家長組織內的家長們,千萬別埋怨說卅年來我們究竟努力了什麼、千萬別無力繼續向前,智總就是看到特別困難服務的對象還沒有得到適合的支持,所以我們才要繼續努力。
智總希望孩子們要得到盡可能的發展,能過更自立的生活;我們希望心智障礙青年有機會得到工作的機會,用他們可以的方式參與社會貢獻自己;我們希望社區生活有更多的支持、健康得到支持、財務管理得到協助、法律得到支持、居住得到穩定、自我得到發展,無法自我照顧的能有穩定支持的生活照顧服務。
智總也希望家長也能有喘口氣的機會,希望政府、社會能從這件悲劇中看見自己還能再多努力的地方;服務的提供者也需要再思考......
相關新聞>>
高雄人倫悲劇 老哥失控斬首精障妹 照顧她30多年 我真的累了… 2017/5/19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519000423-260106
高雄砍頭案/兄怨照顧妹好累 其實「喘息服務」可幫喘口氣 2017/5/19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70519/927537.htm
【各縣市政府喘息服務專線】 善用喘息服務,讓照護者「喘」一口氣
各縣市政府 |
服務專線 |
長照服務專線1966,可以跨縣市查詢長照服務,「一」通電話,「就」近服務 |
|
02-24340234 |
|
02-2537-1099 |
|
02-29603456 |
|
03-3340935 |
|
03-5355191 |
|
037-559316 |
|
豐原區站04-25152888、北區分站04-22363260 |
|
04-7278503 |
|
082-334228 |
|
049-2222473 |
|
05-5352880、5342600、5344938、5350043、5376022 |
|
05-3625750 |
|
06-2931232 |
|
07-7134000、07-7134003、07-7134005 |
|
08-7662900#28或29,蘇小姐 |
|
06-9272162 |
|
089-330068 |
|
03-8226889 |
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秘書長/林惠芳 2017/05/20
先不看一時氣憤「殺了」的行為,光是照顧了妹妹35年,且要定期就醫、要看顧著不發生意外、要盯著吃藥、要三餐有繼,而且從來沒用過任何服務,這就已經是十分不容易的事。
智總曾經辦過焦點團體也深知手足的不易,何況自成年後,手足也會有成立自己家庭要維護自己家庭的任務,我們怎捨得要求手足要像父母一樣接續照顧的責任;更何況就算手足再怎麼用心,父母跟手足角色仍是不同,所以智總才會努力發展社會制度及照顧服務來支持替代當父母不在時的照顧責任;而手足如果願意探望、來往、聚聚、關懷、分擔部份也就也盡了力。我真的很懇切的呼籲,家庭照顧者可以也應該適時求助,求助不可恥,一個國家本就該有協助的提供。以智總推動多年的中高齡心智障礙者家庭支持服務,就是想讓家庭知道你不孤單。或許目前家庭照顧者自覺還可以承擔,但我們希望您可以知道如果危機到來,您知道我們就在這,雖未必所有的問題可以一夕解決,但一定有人陪著一起面對。這些看似沒有什麼的關懷訪視或諮詢提供,其實扮演了穩定社會的力量。
這個新聞出來,我最怕我們的家長們感到失望、無助、對未來充滿害怕跟恐懼。我深知家長們都想比自己的孩子晚一點離開人世,但事實常常相反,所以我們才會需要更多的不同功能的照顧型態跟服務建設,讓社區支持生活在社區的朋友,機構服務沒有父母又需要更多環境支持的朋友。從服務的量能的增加來看,卅年來在家長組織的倡議之下,服務單位的增加、政府投入的費用、從事服務的人力,確實都增加了,所以家長組織內的家長們,千萬別埋怨說卅年來我們究竟努力了什麼、千萬別無力繼續向前,智總就是看到特別困難服務的對象還沒有得到適合的支持,所以我們才要繼續努力。
智總希望孩子們要得到盡可能的發展,能過更自立的生活;我們希望心智障礙青年有機會得到工作的機會,用他們可以的方式參與社會貢獻自己;我們希望社區生活有更多的支持、健康得到支持、財務管理得到協助、法律得到支持、居住得到穩定、自我得到發展,無法自我照顧的能有穩定支持的生活照顧服務。
智總也希望家長也能有喘口氣的機會,希望政府、社會能從這件悲劇中看見自己還能再多努力的地方;服務的提供者也需要再思考......
相關新聞>>
高雄人倫悲劇 老哥失控斬首精障妹 照顧她30多年 我真的累了… 2017/5/19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519000423-260106
高雄砍頭案/兄怨照顧妹好累 其實「喘息服務」可幫喘口氣 2017/5/19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70519/927537.htm
【各縣市政府喘息服務專線】 善用喘息服務,讓照護者「喘」一口氣
各縣市政府 |
服務專線 |
長照服務專線1966,可以跨縣市查詢長照服務,「一」通電話,「就」近服務 |
|
02-24340234 |
|
02-2537-1099 |
|
02-29603456 |
|
03-3340935 |
|
03-5355191 |
|
037-559316 |
|
豐原區站04-25152888、北區分站04-22363260 |
|
04-7278503 |
|
082-334228 |
|
049-2222473 |
|
05-5352880、5342600、5344938、5350043、5376022 |
|
05-3625750 |
|
06-2931232 |
|
07-7134000、07-7134003、07-7134005 |
|
08-7662900#28或29,蘇小姐 |
|
06-9272162 |
|
089-330068 |
|
03-82268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