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十年新聞稿

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邁入十週年。今年特別高興的是除了來自國內各縣市的家長團體代表,前來共襄盛舉之外,更有來自香港弱智人士家長聯會(由張廣嗣先生代表)、香港學前家長會(劉茱麗女士為代表)、日本育成會(松友-了先生為代表)及美國賓州ARC家長團體的代表(Mrs.Jacqueline Franco 賈桂林女士代表),合計三十人來和我們一同慶祝,並分享該國智障者家長團體的運動經驗。

回顧十年來所經歷的種種,一群家長從陌生到熟識,從生澀到幹練,從等待到積極提供福利服務;我們的工作人員從無到有,從全能總幹事到各種服務的專業分工;法規和政策的制定與修正,也在我們積極進行立法及行政遊說後開始有長足的進步。在法案修訂方面,我們參與修法的部分,光在法律層級部分就有13個法案,合計修正條文共32條。至於在相關法律的施行細則,與各執行單位的辦法、準則等,更是不計其數。

除了法案政策的推動外,在各縣市的家長團體,更是成立了十四個基金會、機構財團法人,以及十八個各類型服務機構,提供正式服務。

這些日子以來,我們在摸索當中確定了幾個定位與想要扮演的角色。

一、我們的自我期許不僅要爭取智障者權益,更重要的是改變社會對於所有人應建立基本尊重的態度:

  在現代性的思考之下,人們總習慣於將人類社會及行為分門別類,這也形成建構智障者定義的社會基礎。我們致力於抹平這一條逕渭分明的鴻溝,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相信唯有提供智障者更多的協助與支持,才有融合的可能。我們也相信,社會中不可能只有一種人得到接納。當社會中還有任何一個人遭受歧視,還有存在一個泯滅各種基本人權的機制,我們都會將其視為我們自己的責任,並致力改善這樣的環境。

二、家長組織的精神將定位在國家和市場之外,我們將持續扮演市民社會的積極參與者:

  只有充實市民社會的發展,才可能解決現存的社會矛盾。市民社會最重要的使命是扮演社會的安全瓣角色,透過溝通,解決來自各種多元文化之間、國家與人民之間,以及階級之間的衝突。另一方面,市民社會也扮演反應人民基本需求,彙集人民意見的角色,補強因為代議政治而產生的溝通不良。在台灣的家長們無私的奉獻自己的時間和能力,這種義務性質的參與是總會十年來交出漂亮成績單的主要原因。我們將繼續扮演這樣的一個積極角色,反應需求、溝通衝突、化解歧見、服務社會。

三、我們將致力於建立一個沒有城鄉差距、不論消費能力多寡均能保障基本服務品質的社會福利環境:

  智障者的發生是社會建構機率,我們的家長來自各行各業,他們有些人生活在都會區,也有些生活在農村;有人是受僱者,也有些人自己擁有事業。目前在全國各縣市我們已經成立了37個協會組織,家長們分佈在全國甚至全世界各個角落。我們將繼續訴求在全國統一稅制的台灣,智障者乃至所有人民的基本權益不應隨著區域發展程度和方向的不同而存在差異。

四、我們的努力方向,將不再只是扮演一個壓力團體的角色,我們將更擴大參與提供在國內仍然極度欠缺的福利服務:

  當1984年在台中市成立第一個智障者家長團體以來,我們面臨幾度的轉型,從解嚴前的聯誼性質,到解嚴前後透過街頭陳情運動所扮演對政府的壓力角色,到進入各級政府各種委員會協商政策內容。今天,由各縣市家長會已經成立了十四個基金會、機構財團法人,以及十八個各類型服務機構。我們已經開始參與提供直接的服務,不過我們仍然將繼續保持家長們自我教育、成長的功能,更加不會忘記監督各項教育、社福、就業、醫療等政策的落實與提昇。

  人民團體最可貴的就是群策群力的精神,沒有全國家長們的參與就不會有總會的組織;沒有工作人員的努力這個組織便無法運作;沒有所有認識或不認識的捐款者的熱情贊助,我們也沒有組織運作的物質基礎。總之,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我想我們就用扎實、穩健的腳步,繼續我們不懈的努力,來謝謝大家十年來的支持。

 

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

理事長 陳節如

民國九十年三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