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的健保改革討論,你跟上了嗎

文/孫一信副秘書長(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

  2020年(民109)年中開始,有多項全民健康保險的調整方案如火如荼地引發各界討論,例如:檢查部分負擔、藥品部分負擔、重大傷病部分負擔,及費率等,其中也一度引起精神疾病病友團體們的擔憂與關注。終於,到了年末最後一天,衛生福利部陳時中部長親上火線,說明健保改革方向並宣布今年起保費調漲的重大訊息。此次的費率調漲距離上一次調漲費率已經有十年之久,將一般費率從現行的4.69%調升為5.17%,補充保費部分也連動調整,由1.91%調為2.11%。除了費率的調整外,陳部長也提及「減少浪費」、「負擔公平」和「提升品質」的改革方向。

部分負擔政策調整:檢驗檢查、藥品、急診等

  藥品和慢性處方箋部分負擔的政策檢討,是近年來經常被討論的議題。支持者認為應透過適度收費,以遏止領藥未服藥的囤藥現象,另一方則擔憂造成弱勢民眾額外的負擔,或者因部分負擔政策而不願意領藥造成慢性病患者健康問題。二月下旬,健保署指出未來將可能取消百元以下藥費、慢箋免部分負擔,並改為收取適當費用。另一方面,健保署也針對檢驗檢查部分負擔的收取,提出兩方案,分別為「級距收費」和「基層診所、區域醫院、醫學中心『一口價』」。換言之,無論未來定案為何,慢性處方箋藥費與檢驗檢查費用,將勢必從現行的免額外付費,更改為須收取部分負擔。

  不過,因應部分負擔的政策變動,健保署也曾提及,將擴大免部分負擔對象,包括中低收入戶、重度身心障礙者等。但政策未明確前,究竟對弱勢民眾是否造成影響,仍是未知。

健保給付納入「長照、安養機構」

  三月底陳時中部長接受專訪時,針對健保改革提及「健保給付納入長照、安養機構」與「健保給付向前延伸,從公衛預防醫學著手」,這兩大概念對於現行健保體制而言,可謂重大且創新的思維。

  過往,穩定住在機構的住民,僅能以住宿機構「特約醫療機構」和「每週固定診次」的方式來滿足醫療需求,並且因為受限固定診次,所以支援的科別許多時候未必能夠符合全體住民的需求。去年因應疫情,衛福部先是將每周三診次提升到五診次,其後又提出『減少照護機構住民至醫療機構就醫方案』,以單一醫療機構專責照顧機構健康管理和診療的機制。現在部長所提出健保納入「長照、安養機構」,正與日本在宅醫療所說的「住宿機構就是長輩或身障者的家」的概念相呼應,藉由醫療進入,避免機構人力與長輩或身障者家屬的舟車勞頓,亦將降低許多社會成本及後端醫療成本。

  多項健保改革方案,現階段都只聞樓梯響,仍期待政府在政策變動討論的各階段,無論改革的方向與幅度,都應該考量社會弱勢者的處境與需求,以避免造成弱勢民眾和家庭影響的基礎上來討論。


相關新聞連結

服務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