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什麼是易讀?
自立生活與易讀
自立生活支持
智總陪伴智能障礙青年(智青)一同進行自立生活訓練與體驗已有多年,我們非常重視每一次能讓智能障礙者發聲的機會,因為只有障礙者才最清楚障礙者真正的需求,此精神也呼應了「聯合國國際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之宗旨:「Nothing about us, Without us」(沒有我們的參與,不要替我們做決定)。
我們透過陪伴智青一起辦理會議、成果發表會、研討會、大型活動,來培養智青自我發聲的勇氣、自信心以及成就感;學習到穩健的台風、社會參與、人際協調、團隊合作等等,豐富智青的生活經驗、也讓一般民眾對智能障礙青年有更新的認識。
智總的自立生活支持主要分兩大主軸進行:
智能挑戰者學習營

自2009年我們舉辦第1屆智能挑戰者學習營至今,2019年即將邁入第13屆。每次的學習營我們都嘗試以各種豐富多元的活動方式陪伴智青學習自立生活的各項能力,包括認識自我、烹調料理、超商職場體驗、準備出席各種場合的裝扮、透過挑戰大地遊戲以促進團隊合作、舉辦正式的研討會等等,看見智青們努力合作完成一件一件的任務後,臉上綻放著滿足與成就感的笑容之此刻,我們覺得這才是智青營舉辦的真義所在,這也成為我們想繼續陪伴更多的智能障礙青年自立生活的動力。
自我倡導會議
智總二十餘年來不斷為智能障礙者權益的維護與倡導而努力,過程中雖已看到些許成果,不過我們發現心智障礙者依舊常被認為是沒有能力為自己做決定的個體,多半都由家屬、專業人員、甚至體制代為決定許多人生重要大事,因此我們也看見智能障礙者在這過程中的無助感,也逐漸喪失自我表達想法及喜好的能力。
另一方面,我們認為最有效的心智障礙權益倡導,就是由心智障礙者本人自我表達出:「我們也擁有公民權利、能夠參與政治、經濟、社會的一切,沒有我們的參與,不要替我們做決定。」的概念,因此結合本會的友伴協會,共同推動了「推展心智障礙者自我倡導培力計畫」,透過舉辦會議,與心智障礙者一同訂定每次會議主題、一次次的輪流上台報告的方式,一起陪伴心智障礙者學習自我覺察、自我認識、自我發聲等能力,期許心智障礙者能親自向政府組織、一般民眾、至親好友表達出他們想要自我決定人生的決心。
易讀
推動易讀,智總扮演的角色
-
從早上踏出家門上班,門口公車站牌路線都寫得複雜難懂,
-
生病了,服藥時間、需要服哪幾顆藥總是分不清楚,很怕吃錯藥,
-
想領薪水買一份母親節禮物送給媽媽,卻難以理解自動提款機操作介面和各種服務選項所代表的意義,
-
想要找職業訓練課程、提升自我,卻發現講義和講課內容都看不懂、聽不懂…
什麼是易讀?
什麼是無障礙環境?
多數人會先想到「有形的」硬體設施,如:斜坡道、廁所、電梯、導盲磚、交通工具……等設施。
不過,「無形的」軟體設施也非常重要,如:易讀資訊、法律規定、生活相關的服務措施。
其實「無障礙環境」是一種生活方式,從字意上可知道,是指讓我們生活的環境,沒有任何的障礙。
#資訊取得是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的第一步
沒有資訊,身心障礙者無法自己做決定,也無法享有平等的社會參與。
對智能障礙者而言,不是他們看不懂、聽不懂、讀不懂;而是現有資訊呈現方式並不適合智障礙者閱讀。
易讀(Easy to read),是無障礙資訊中的一種形式,使用圖片或照片,配搭淺顯易懂的文字說明,讓智能障礙者可以理解資訊內容,也可幫助高齡者和在台灣生活、工作的外籍人士等。
#易讀是一種生活方式
「易讀」不只是生活的輔助,更是一種生活方式,身心障礙者的依賴不是自己造成的,有時候是社會沒有給障礙者足夠的資訊與資源,造成他們不得不成為「依賴者」。
舉例來說,日常生活中「用藥方式」如果能有易讀資訊,就可以確保不同族群包括:老人、障礙者都能安全正確的使用藥物。生活中的乘車資訊、入學辦法、如何找工作、文化展覽介紹...都是易讀資訊可以發揮的範圍。
#國內外易讀操作實務經驗分享講座
智總於8月13日舉辦「國內外易讀操作實務經驗分享講座」,邀請到國內外推動易讀服務經驗的工作者分享易讀操作的經驗,也邀請智能障礙青年,從使用者的角度分享易讀對他們生活的重要性。
易讀分享講座當天參與者也積極分享提問,讓小編有感的問題如下:
部份主管機關並不清楚為什麼要推動「易讀服務」?
參與者分享參與地方主管機關易讀服務,關於易讀文件的審閱,僅僅被要求能不能「提供」幾位智能障礙者青年進行易讀服務的諮詢,對於為什麼要做易讀並不清楚。
智總認為,瞭解易讀服務的核心精神,才能有效率的製作出適合的易讀資訊。
看見智青投入參與製作易讀資訊的價值,發展出文化探索的興趣
智總林惠芳秘書長分享,智總陪同智青參與「新芳春茶行易讀手冊」規劃與設計,拓展了智青的生活經驗及社交生活。
在進入易讀文件討論之前,先與智青實際到新芳春茶館走訪、體驗,透過智青們以使用者的角度,找出有興趣的題材,讓易讀文件,與他們的生活產生連結。
易讀文件編排過程中,再次與智青們確認編寫內容是否易讀。智青經過這次的易讀合作後,對於新芳春茶行有更多的瞭解,也對文化探索產生興趣,假日時多了可邀約朋友去玩的景點。
一份易讀文件並無法適合所有人閱讀,所以要讓易讀資訊可以用不同方式,讓不同障礙程度的閱讀者理解。
例如:輕度智能障礙者可以朗讀易讀文本當中的內容給不方便閱讀、或文字理解能力較弱的障礙者聽,這樣彼此都能享受到不同的閱讀樂趣喔。
什麼是無障礙環境?
多數人會先想到「有形的」硬體設施,如:斜坡道、廁所、電梯、導盲磚、交通工具……等設施。
不過,「無形的」軟體設施也非常重要,如:易讀資訊、法律規定、生活相關的服務措施。
其實「無障礙環境」是一種生活方式,從字意上可知道,是指讓我們生活的環境,沒有任何的障礙。
#資訊取得是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的第一步
沒有資訊,身心障礙者無法自己做決定,也無法享有平等的社會參與。
對智能障礙者而言,不是他們看不懂、聽不懂、讀不懂;而是現有資訊呈現方式並不適合智障礙者閱讀。
易讀(Easy to read),是無障礙資訊中的一種形式,使用圖片或照片,配搭淺顯易懂的文字說明,讓智能障礙者可以理解資訊內容,也可幫助高齡者和在台灣生活、工作的外籍人士等。
#易讀是一種生活方式
「易讀」不只是生活的輔助,更是一種生活方式,身心障礙者的依賴不是自己造成的,有時候是社會沒有給障礙者足夠的資訊與資源,造成他們不得不成為「依賴者」。
舉例來說,日常生活中「用藥方式」如果能有易讀資訊,就可以確保不同族群包括:老人、障礙者都能安全正確的使用藥物。生活中的乘車資訊、入學辦法、如何找工作、文化展覽介紹...都是易讀資訊可以發揮的範圍。
#國內外易讀操作實務經驗分享講座
智總於8月13日舉辦「國內外易讀操作實務經驗分享講座」,邀請到國內外推動易讀服務經驗的工作者分享易讀操作的經驗,也邀請智能障礙青年,從使用者的角度分享易讀對他們生活的重要性。
易讀分享講座當天參與者也積極分享提問,讓小編有感的問題如下:
部份主管機關並不清楚為什麼要推動「易讀服務」?
參與者分享參與地方主管機關易讀服務,關於易讀文件的審閱,僅僅被要求能不能「提供」幾位智能障礙者青年進行易讀服務的諮詢,對於為什麼要做易讀並不清楚。
智總認為,瞭解易讀服務的核心精神,才能有效率的製作出適合的易讀資訊。
看見智青投入參與製作易讀資訊的價值,發展出文化探索的興趣
智總林惠芳秘書長分享,智總陪同智青參與「新芳春茶行易讀手冊」規劃與設計,拓展了智青的生活經驗及社交生活。
在進入易讀文件討論之前,先與智青實際到新芳春茶館走訪、體驗,透過智青們以使用者的角度,找出有興趣的題材,讓易讀文件,與他們的生活產生連結。
易讀文件編排過程中,再次與智青們確認編寫內容是否易讀。智青經過這次的易讀合作後,對於新芳春茶行有更多的瞭解,也對文化探索產生興趣,假日時多了可邀約朋友去玩的景點。
一份易讀文件並無法適合所有人閱讀,所以要讓易讀資訊可以用不同方式,讓不同障礙程度的閱讀者理解。
例如:輕度智能障礙者可以朗讀易讀文本當中的內容給不方便閱讀、或文字理解能力較弱的障礙者聽,這樣彼此都能享受到不同的閱讀樂趣喔。
-
從早上踏出家門上班,門口公車站牌路線都寫得複雜難懂,
-
生病了,服藥時間、需要服哪幾顆藥總是分不清楚,很怕吃錯藥,
-
想領薪水買一份母親節禮物送給媽媽,卻難以理解自動提款機操作介面和各種服務選項所代表的意義,
-
想要找職業訓練課程、提升自我,卻發現講義和講課內容都看不懂、聽不懂…
易讀可以應用在哪裡?
◎書寫性資訊
-
從早上踏出家門上班,門口公車站牌路線都寫得複雜難懂,
-
生病了,服藥時間、需要服哪幾顆藥總是分不清楚,很怕吃錯藥,
-
想領薪水買一份母親節禮物送給媽媽,卻難以理解自動提款機操作介面和各種服務選項所代表的意義,
-
想要找職業訓練課程、提升自我,卻發現講義和講課內容都看不懂、聽不懂…
易讀可以應用在哪裡?
◎書寫性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