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文化藝術易讀資訊

自立生活與易讀

自立生活支持

智總陪伴智能障礙青年(智青)一同進行自立生活訓練與體驗已有多年,我們非常重視每一次能讓智能障礙者發聲的機會,因為只有障礙者才最清楚障礙者真正的需求,此精神也呼應了「聯合國國際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之宗旨:「Nothing about us, Without us」(沒有我們的參與,不要替我們做決定)。

我們透過陪伴智青一起辦理會議、成果發表會、研討會、大型活動,來培養智青自我發聲的勇氣、自信心以及成就感;學習到穩健的台風、社會參與、人際協調、團隊合作等等,豐富智青的生活經驗、也讓一般民眾對智能障礙青年有更新的認識。

智總的自立生活支持主要分兩大主軸進行:

智能挑戰者學習營

第十屆自我挑戰者學習營
第十屆自我挑戰者學習營

自2009年我們舉辦第1屆智能挑戰者學習營至今,2019年即將邁入第13屆。每次的學習營我們都嘗試以各種豐富多元的活動方式陪伴智青學習自立生活的各項能力,包括認識自我、烹調料理、超商職場體驗、準備出席各種場合的裝扮、透過挑戰大地遊戲以促進團隊合作、舉辦正式的研討會等等,看見智青們努力合作完成一件一件的任務後,臉上綻放著滿足與成就感的笑容之此刻,我們覺得這才是智青營舉辦的真義所在,這也成為我們想繼續陪伴更多的智能障礙青年自立生活的動力。

自我倡導會議

智總二十餘年來不斷為智能障礙者權益的維護與倡導而努力,過程中雖已看到些許成果,不過我們發現心智障礙者依舊常被認為是沒有能力為自己做決定的個體,多半都由家屬、專業人員、甚至體制代為決定許多人生重要大事,因此我們也看見智能障礙者在這過程中的無助感,也逐漸喪失自我表達想法及喜好的能力。

自我倡導會議
自我倡導會議


另一方面,我們認為最有效的心智障礙權益倡導,就是由心智障礙者本人自我表達出:「我們也擁有公民權利、能夠參與政治、經濟、社會的一切,沒有我們的參與,不要替我們做決定。」的概念,因此結合本會的友伴協會,共同推動了「推展心智障礙者自我倡導培力計畫」,透過舉辦會議,與心智障礙者一同訂定每次會議主題、一次次的輪流上台報告的方式,一起陪伴心智障礙者學習自我覺察、自我認識、自我發聲等能力,期許心智障礙者能親自向政府組織、一般民眾、至親好友表達出他們想要自我決定人生的決心。
 

 

 

易讀

推動易讀,智總扮演的角色

2014年12月台灣通過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正式迎來了台灣身心障礙者平權時代來臨。
 
智障者家長總會也在此刻,將國外已實行多年、心智障礙者資訊平權的實踐方法─「易讀」引進台灣。透過全面性推廣易讀易懂服務,期望使大眾了解心智障礙者於資訊閱讀上的困境,為了不再使心智障礙者因認知與理解之限制,而損失獲取資訊的機會,也為達到心智障礙者擁有更全面的資訊獲取的可近性和可及性之目標。
因此,在2014年,智總正式在台推展易讀服務、邁入心智障礙者資訊平權初年。
 
此後,台灣在發展易讀服務上取得相當大的進展,易讀在各領域中遍地開花。現在,台灣的心智障礙者在生活上,可透過《智能挑戰者自立生活學習指南1~4集》了解如何維持健康、拓展人際、理財技巧、規劃生活;參觀故宮博物院時透過易讀導覽手冊更認識故宮,大大縮短障礙者與藝術之間的距離;更可以透過《投票易讀指南》、《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易讀版》等不同主題的易讀資訊,明瞭身為台灣公民所擁有的權益。
 
易讀(Easy to read)顧名思義就是將複雜的資訊、艱澀難懂的文字,轉換為容易閱讀、便於理解的內容呈現出來。
對於智能障礙者來說,易讀更是生存在這個資訊爆炸的現代裡,一條不可或缺的橋樑。因為生活在資訊化的時代,處處都充滿著「不易讀」的訊息,智能障礙者想跟大家說:
  • 從早上踏出家門上班,門口公車站牌路線都寫得複雜難懂,
  • 生病了,服藥時間、需要服哪幾顆藥總是分不清楚,很怕吃錯藥,
  • 想領薪水買一份母親節禮物送給媽媽,卻難以理解自動提款機操作介面和各種服務選項所代表的意義,
  • 想要找職業訓練課程、提升自我,卻發現講義和講課內容都看不懂、聽不懂…
原來,對於智能障礙者而言,生活中好多事,沒有易讀都寸步難行;做每一件事,沒有易讀就常常需要他人幫忙。
原來易讀就是智能障礙者的無障礙,心智障礙者要自立生活,就需要易讀!

文化藝術易讀資訊

 

今天一大早(2019/9/4),智總和一群青年來到台北市紀州庵,參加台北市文化局易讀導覽計畫啟動記者會。


啟動儀式由(左起)台北市政府身心障礙科林玟漪科長、台北市政府蔡炳坤副市長、陽明教養院王方伶職能治療師、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陳節如常務理事、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蔡宗雄局長共同啟動。圖中的五個文化場館,是接下來將要進行易讀手冊開發的場館。

智障者家長總會在台北市文化局一開始推行文化館所易讀,即參與其中。我們一起討論如何讓這座城市的文化、歷史故事、古蹟特色等讓更多的人可以接觸和學習,讓「文化」不再是個有距離感的名詞。

智總認為要真正落實心智障礙者文化平權,從實體無障礙環境、到軟體無障礙資訊都要做得全面。
易讀導覽,不能只是製作易讀版手冊而已,館方人員、導覽志工對障礙者是否有認識、是否能同理他們的需要並提供適合的服務、導覽方式,都是我們強調的重點。

圖為紀州庵建物中的主要支柱由龍柏製成,導覽時,青年們仔細觀看。

半年前,因為這個計畫,智總和青年一同走訪過「紀州庵」「李國鼎故居」、「芝山文化生態綠園」。幾位參訪過的青年都說,以後他們可以和朋友來,也想帶家人來。

其中,有青年回饋:看到李國鼎故居裡展示的一面火柴盒牆都是李國鼎先生從國外帶回來送給兒子的,這些火柴盒背後的故事顯示李國鼎先生和家人感情深厚這一點,讓他感到特別印象深刻。

今天再度碰面,這位青年又跟我們分享了一次這個故事,不難看出,半年前他參與這項計畫走訪了李國鼎故居後,這個故事對他而言的意義。而這些,可能是他過去難以接觸的事物。

聽到這樣的回饋,我們覺得特別欣慰,覺得這樣的改變不該只在台北市!

請大家和智總一起努力,讓「易讀」在台灣這塊美麗的土地上遍地開花,讓「文化平權」不再是嘴上說說的口號。




目前已經完成紀州庵、李國鼎故居、芝山文化生態綠園三個文化場館的易讀手冊 ,如果想要使用易讀手冊,請於行前先打電話向館所預約。

 

今天一大早(2019/9/4),智總和一群青年來到台北市紀州庵,參加台北市文化局易讀導覽計畫啟動記者會。


啟動儀式由(左起)台北市政府身心障礙科林玟漪科長、台北市政府蔡炳坤副市長、陽明教養院王方伶職能治療師、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陳節如常務理事、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蔡宗雄局長共同啟動。圖中的五個文化場館,是接下來將要進行易讀手冊開發的場館。

智障者家長總會在台北市文化局一開始推行文化館所易讀,即參與其中。我們一起討論如何讓這座城市的文化、歷史故事、古蹟特色等讓更多的人可以接觸和學習,讓「文化」不再是個有距離感的名詞。

智總認為要真正落實心智障礙者文化平權,從實體無障礙環境、到軟體無障礙資訊都要做得全面。
易讀導覽,不能只是製作易讀版手冊而已,館方人員、導覽志工對障礙者是否有認識、是否能同理他們的需要並提供適合的服務、導覽方式,都是我們強調的重點。

圖為紀州庵建物中的主要支柱由龍柏製成,導覽時,青年們仔細觀看。

半年前,因為這個計畫,智總和青年一同走訪過「紀州庵」「李國鼎故居」、「芝山文化生態綠園」。幾位參訪過的青年都說,以後他們可以和朋友來,也想帶家人來。

其中,有青年回饋:看到李國鼎故居裡展示的一面火柴盒牆都是李國鼎先生從國外帶回來送給兒子的,這些火柴盒背後的故事顯示李國鼎先生和家人感情深厚這一點,讓他感到特別印象深刻。

今天再度碰面,這位青年又跟我們分享了一次這個故事,不難看出,半年前他參與這項計畫走訪了李國鼎故居後,這個故事對他而言的意義。而這些,可能是他過去難以接觸的事物。

聽到這樣的回饋,我們覺得特別欣慰,覺得這樣的改變不該只在台北市!

請大家和智總一起努力,讓「易讀」在台灣這塊美麗的土地上遍地開花,讓「文化平權」不再是嘴上說說的口號。




目前已經完成紀州庵、李國鼎故居、芝山文化生態綠園三個文化場館的易讀手冊 ,如果想要使用易讀手冊,請於行前先打電話向館所預約。

自2018年台北市文化局開始進行文化館所易讀服務計畫,已邁入第三年。

三年的時間陸續完成了8間市內文化館所的易讀服務建置,從第一年的紀州庵、李國鼎故居、芝山文化生態綠園3間館所開始,今年度則有5間館所也陸續完成服務智能障礙觀眾的教育訓練,並同步出版了易讀導覽手冊,期待能使更多不同需求的民眾能走進藝文場所,感受台北市的文化歷史故事。

智障者家長總會在台北市文化局一開始推行文化館所易讀,即參與其中。我們參與了8間館所的易讀導覽培訓、易讀手冊的編撰,一起為了讓這座城市的文化、歷史故事、古蹟特色等讓更多的人可以接觸和學習而努力,讓「歷史」、「文化」、「古蹟」不再是個有距離感的名詞。

來看看2020年台北市有哪些藝文館所有易讀導覽手冊喔:

林語堂故居

林語堂先生是位有名的作家,寫了很多很棒的書。長篇小說「京華煙雲」就是林語堂先生著名的著作之一。
除了是位作家,他同時也是個發明家,發明很多有趣的東西呢!
 
 

孫運璿故居

孫運璿先生是以前對台灣的科技發展很有貢獻的人,孫運璿先生究竟做了什麼厲害的事?除了對台灣科技有貢獻之外,孫運璿先生和家人也有濃厚的感情,他們之間有什麼感人的故事呢?
  

西門紅樓

西門紅樓位在很多人都知道的西門町,出了西門捷運站的6號出口就可以看到一棟紅色的建築物,平常和假日的時候會有很多活動和市集在這裡舉辦,想挖寶的人來這裡就對啦!
 

市長官邸藝文沙龍

「官邸」是政府官員住的房子,既然叫做市長官邸,那就是市長住的地方囉?那麼台北市長現在有住在市長官邸嗎?平常市長官邸裡究竟有什麼呢?

 

撫台街洋樓

這是一棟日據時代的古蹟,建築物外觀長得很特別、和台灣常見的房子很不一樣。撫台街洋樓有一種窗戶叫做「老虎窗」,「老虎窗」長什麼樣子、有什麼功能呢?

 

放假或有空的時候,不妨到這些地方走走吧,如果想要使用易讀手冊,請於行前先打電話向館所預約。

相關文章:台北市文化局易讀導覽計畫啟動記者會紀實(紀州庵、李國鼎故居、芝山文化生態綠園易讀導覽手冊報導/2019)

自2018年台北市文化局開始進行文化館所易讀服務計畫,已邁入第三年。

三年的時間陸續完成了8間市內文化館所的易讀服務建置,從第一年的紀州庵、李國鼎故居、芝山文化生態綠園3間館所開始,今年度則有5間館所也陸續完成服務智能障礙觀眾的教育訓練,並同步出版了易讀導覽手冊,期待能使更多不同需求的民眾能走進藝文場所,感受台北市的文化歷史故事。

智障者家長總會在台北市文化局一開始推行文化館所易讀,即參與其中。我們參與了8間館所的易讀導覽培訓、易讀手冊的編撰,一起為了讓這座城市的文化、歷史故事、古蹟特色等讓更多的人可以接觸和學習而努力,讓「歷史」、「文化」、「古蹟」不再是個有距離感的名詞。

來看看2020年台北市有哪些藝文館所有易讀導覽手冊喔:

林語堂故居

林語堂先生是位有名的作家,寫了很多很棒的書。長篇小說「京華煙雲」就是林語堂先生著名的著作之一。
除了是位作家,他同時也是個發明家,發明很多有趣的東西呢!
 
 

孫運璿故居

孫運璿先生是以前對台灣的科技發展很有貢獻的人,孫運璿先生究竟做了什麼厲害的事?除了對台灣科技有貢獻之外,孫運璿先生和家人也有濃厚的感情,他們之間有什麼感人的故事呢?
  

西門紅樓

西門紅樓位在很多人都知道的西門町,出了西門捷運站的6號出口就可以看到一棟紅色的建築物,平常和假日的時候會有很多活動和市集在這裡舉辦,想挖寶的人來這裡就對啦!
 

市長官邸藝文沙龍

「官邸」是政府官員住的房子,既然叫做市長官邸,那就是市長住的地方囉?那麼台北市長現在有住在市長官邸嗎?平常市長官邸裡究竟有什麼呢?

 

撫台街洋樓

這是一棟日據時代的古蹟,建築物外觀長得很特別、和台灣常見的房子很不一樣。撫台街洋樓有一種窗戶叫做「老虎窗」,「老虎窗」長什麼樣子、有什麼功能呢?

 

放假或有空的時候,不妨到這些地方走走吧,如果想要使用易讀手冊,請於行前先打電話向館所預約。

相關文章:台北市文化局易讀導覽計畫啟動記者會紀實(紀州庵、李國鼎故居、芝山文化生態綠園易讀導覽手冊報導/2019)

文/翁亞寧(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社工專員)

  智障者家長總會在2018年至2019年間和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及文化銀行攜手合作「台北市文化館所易讀系統示範計畫」。這個計畫包含建置紀州庵文學森林、李國鼎故居、台北市芝山文化生態綠園三間文化館所的易讀導覽服務,包含易讀版導覽手冊編撰及進行館所導覽志工易讀導覽技巧訓練,執行過程中有主要服務使用者(心智障礙青年,以下簡稱:智青)、心智障礙服務單位支持者、手冊設計者、導覽志工及政府部門人員共同參與規劃。

什麼是易讀
  所謂的易讀,顧名思義即是將我們平常所接觸的各式書寫類型的文本,以及影音、語音、網絡等資訊內容轉換為更加淺顯易懂的用詞、強調重點提示、並搭配圖片共同呈現,使這份資訊更易於理解。要製作一份易讀資訊,主要會考量幾項要點:

  • 文字:許多資訊的呈現,都是以文字為主。因此,使用大眾普及性高、口語式、加強重點、適當的斷句、並且避免幼兒化的語句呈現將是製作易讀資訊會遇到的挑戰之一。
  • 圖片:當讀者是無文字閱讀能力、或文字理解有困難者,圖片的運用可助其理解資訊,因此我們常看到易讀資訊都會搭配大量的圖片。不過,易讀資訊所附的圖片,重點在於正確傳達文字所要表達的意思,因此圖片的選擇或繪製上,須避免包含過多不必要的雜訊,例如繁複的線條、複雜的背景、甚至過多的色彩呈現都是要避免的。另外為了使讀者能透過圖片來對照文字意義,圖片需與該段落文字鄰近或並列呈現。
  • 整體排版與設計:在易讀資訊的整體呈現上,背景、文字需採用舒適的對比配色,並避免繁複的線條和過多的色彩設計,因易讀資訊的首要功能在於傳達必要的資訊,添加無關的背景浮水印、插圖、花邊等美觀設計的元素可能會導致資訊的辯讀上產生困難。

  編撰一份易讀資訊,除了運用上述的技巧外,主要使用者的參與和意見提供更是最重要的。製作台北市三家文化館所的易讀導覽手冊過程中,和智青一起討論到手冊內容是否能夠理解、有沒有更加簡單的字詞能夠表達同樣的意思、以及圖片是否夠清楚之外,考量心智障礙族群比起抽象的思考,更習慣直接看見和接觸實際的事物的特性,也同步邀請智青一同走訪這3家館所實際透過導覽解說來更全面地認識館所。

一場認識台北市綠地生態‧老房子‧名人故事的旅程
  執行文化館所易讀導覽計畫的過程中,智青會結合他們生命當中各種經驗轉來化為建議。還記得在討論紀州庵文學森林導覽手冊的時候,有一位很會使用手機的智青就提出交通資訊除了在手冊畫上地圖之外,是不是也可以附上QR Code,讓有使用手機的人一掃就可以讀取線上地圖;但另一名智青不認得QR Code、也不知道這個符號的功用,因為他沒有使用手機的習慣,所以他就不認為需要附上QR Code。另外智青對於困難詞語的界定也各有不同,就有智青聽到「榻榻米」就能具體形容外型和運用之處,不過同樣也有智青希望能在導覽手冊上的紀州庵內部照片上標明榻榻米的位置,也需要支持者對「榻榻米」一詞加以說明。

  手冊審議會當中,除了引起大家對語詞難易度、圖片呈現方式有著熱烈的討論外,也發生很多有趣的故事,像是討論芝山生態綠園導覽手冊時,原本有規劃要附上園區蜘蛛的圖鑑,但是當智青看到一張海報上面有滿滿好多不同種類蜘蛛的照片時,都不約而同雙眼大張、露出驚駭的表情,立刻表示:「可以不要放上蜘蛛圖鑑嗎?看到這麼多蜘蛛感覺好可怕。」真實感受的流露讓在場人員都不禁噗哧一笑。這一切的感受、建議、回饋,都是工作者無法看見的一面,而是需要透過和智青面對面討論才能發現的。

  智青參與易讀資訊審議的過程除了保證資訊貼近需求外,透過一來一往的彼此提問、對話的過程,也逐漸累積智青的看見問題、思考問題、並提出自己的疑問想法的能力,另外也拓展智青認識這個社會的機會,有智青在討論易讀導覽手冊之前,不曾聽過有關李國鼎先生的事蹟,可是他參與了討論、也實地跟我們一起走訪了李國鼎故居,到現在他還記得李國鼎先生對兒子的父愛小故事;對看似嚴肅的李國鼎先生寫給夫人情書,信中的真情流露跟本人印象的反差感也覺得印象深刻。

  和智青共同討論的環節對於易讀資訊的製作是絕對必要的,唯有智青親自參與才能使易讀資訊真正貼近他們的需求。於此過程中支持者亦有機會看見智青更多不同的面向,而智青由支持者的回饋,也能從過去從未檢視過的角度看待自己,看見新的樣貌和優勢、並更加認識自己。

結語
  易讀,有助於社會大眾在這個資訊量爆炸的時代裡,能更有效率截取和吸收自己所需要的訊息,因此可以說沒有人不需要易讀。但是,相較於一般社會大眾,有一群人更迫切地需要資訊易讀的普及,那就是心智障礙者。因為,在這個由非認知障礙者所建構的主流社會底下,想當然爾多數的資訊內容是以非認知障礙者的知識體系和價值觀所建構而成,對於思考、認知、判斷與邏輯推理等方面有著困難的心智障礙者而言,在獲得、辨明和吸收這些資訊的過程中自然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和投入更多的協助才能順利達成。

  參與台北市文化館所易讀系統示範計畫的智青,於就學、就業、乃至於度過平常的一天都曾受到資訊取得不易、理解不易之苦,因此體認到推動資訊無障礙對自己是重要的。他們正在不遺餘力地協助台灣推動資訊無障礙─易讀,而公部門以及民間單位,是否也能齊心擔任他們的強力後盾,一起朝向普及化易讀服務的目標呢?

文/翁亞寧(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社工專員)

  智障者家長總會在2018年至2019年間和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及文化銀行攜手合作「台北市文化館所易讀系統示範計畫」。這個計畫包含建置紀州庵文學森林、李國鼎故居、台北市芝山文化生態綠園三間文化館所的易讀導覽服務,包含易讀版導覽手冊編撰及進行館所導覽志工易讀導覽技巧訓練,執行過程中有主要服務使用者(心智障礙青年,以下簡稱:智青)、心智障礙服務單位支持者、手冊設計者、導覽志工及政府部門人員共同參與規劃。

什麼是易讀
  所謂的易讀,顧名思義即是將我們平常所接觸的各式書寫類型的文本,以及影音、語音、網絡等資訊內容轉換為更加淺顯易懂的用詞、強調重點提示、並搭配圖片共同呈現,使這份資訊更易於理解。要製作一份易讀資訊,主要會考量幾項要點:

  • 文字:許多資訊的呈現,都是以文字為主。因此,使用大眾普及性高、口語式、加強重點、適當的斷句、並且避免幼兒化的語句呈現將是製作易讀資訊會遇到的挑戰之一。
  • 圖片:當讀者是無文字閱讀能力、或文字理解有困難者,圖片的運用可助其理解資訊,因此我們常看到易讀資訊都會搭配大量的圖片。不過,易讀資訊所附的圖片,重點在於正確傳達文字所要表達的意思,因此圖片的選擇或繪製上,須避免包含過多不必要的雜訊,例如繁複的線條、複雜的背景、甚至過多的色彩呈現都是要避免的。另外為了使讀者能透過圖片來對照文字意義,圖片需與該段落文字鄰近或並列呈現。
  • 整體排版與設計:在易讀資訊的整體呈現上,背景、文字需採用舒適的對比配色,並避免繁複的線條和過多的色彩設計,因易讀資訊的首要功能在於傳達必要的資訊,添加無關的背景浮水印、插圖、花邊等美觀設計的元素可能會導致資訊的辯讀上產生困難。

  編撰一份易讀資訊,除了運用上述的技巧外,主要使用者的參與和意見提供更是最重要的。製作台北市三家文化館所的易讀導覽手冊過程中,和智青一起討論到手冊內容是否能夠理解、有沒有更加簡單的字詞能夠表達同樣的意思、以及圖片是否夠清楚之外,考量心智障礙族群比起抽象的思考,更習慣直接看見和接觸實際的事物的特性,也同步邀請智青一同走訪這3家館所實際透過導覽解說來更全面地認識館所。

一場認識台北市綠地生態‧老房子‧名人故事的旅程
  執行文化館所易讀導覽計畫的過程中,智青會結合他們生命當中各種經驗轉來化為建議。還記得在討論紀州庵文學森林導覽手冊的時候,有一位很會使用手機的智青就提出交通資訊除了在手冊畫上地圖之外,是不是也可以附上QR Code,讓有使用手機的人一掃就可以讀取線上地圖;但另一名智青不認得QR Code、也不知道這個符號的功用,因為他沒有使用手機的習慣,所以他就不認為需要附上QR Code。另外智青對於困難詞語的界定也各有不同,就有智青聽到「榻榻米」就能具體形容外型和運用之處,不過同樣也有智青希望能在導覽手冊上的紀州庵內部照片上標明榻榻米的位置,也需要支持者對「榻榻米」一詞加以說明。

  手冊審議會當中,除了引起大家對語詞難易度、圖片呈現方式有著熱烈的討論外,也發生很多有趣的故事,像是討論芝山生態綠園導覽手冊時,原本有規劃要附上園區蜘蛛的圖鑑,但是當智青看到一張海報上面有滿滿好多不同種類蜘蛛的照片時,都不約而同雙眼大張、露出驚駭的表情,立刻表示:「可以不要放上蜘蛛圖鑑嗎?看到這麼多蜘蛛感覺好可怕。」真實感受的流露讓在場人員都不禁噗哧一笑。這一切的感受、建議、回饋,都是工作者無法看見的一面,而是需要透過和智青面對面討論才能發現的。

  智青參與易讀資訊審議的過程除了保證資訊貼近需求外,透過一來一往的彼此提問、對話的過程,也逐漸累積智青的看見問題、思考問題、並提出自己的疑問想法的能力,另外也拓展智青認識這個社會的機會,有智青在討論易讀導覽手冊之前,不曾聽過有關李國鼎先生的事蹟,可是他參與了討論、也實地跟我們一起走訪了李國鼎故居,到現在他還記得李國鼎先生對兒子的父愛小故事;對看似嚴肅的李國鼎先生寫給夫人情書,信中的真情流露跟本人印象的反差感也覺得印象深刻。

  和智青共同討論的環節對於易讀資訊的製作是絕對必要的,唯有智青親自參與才能使易讀資訊真正貼近他們的需求。於此過程中支持者亦有機會看見智青更多不同的面向,而智青由支持者的回饋,也能從過去從未檢視過的角度看待自己,看見新的樣貌和優勢、並更加認識自己。

結語
  易讀,有助於社會大眾在這個資訊量爆炸的時代裡,能更有效率截取和吸收自己所需要的訊息,因此可以說沒有人不需要易讀。但是,相較於一般社會大眾,有一群人更迫切地需要資訊易讀的普及,那就是心智障礙者。因為,在這個由非認知障礙者所建構的主流社會底下,想當然爾多數的資訊內容是以非認知障礙者的知識體系和價值觀所建構而成,對於思考、認知、判斷與邏輯推理等方面有著困難的心智障礙者而言,在獲得、辨明和吸收這些資訊的過程中自然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和投入更多的協助才能順利達成。

  參與台北市文化館所易讀系統示範計畫的智青,於就學、就業、乃至於度過平常的一天都曾受到資訊取得不易、理解不易之苦,因此體認到推動資訊無障礙對自己是重要的。他們正在不遺餘力地協助台灣推動資訊無障礙─易讀,而公部門以及民間單位,是否也能齊心擔任他們的強力後盾,一起朝向普及化易讀服務的目標呢?

2019年12月15日下午,智總受到邀請,帶著實習生和三位青年來到位於陽明山山腰的林語堂故居,進行館內人員培訓活動。

此次的培訓活動,目的在於落實易讀導覽。因此,培訓的重點在於讓館內導覽員了解易讀的內涵,多一些與心智障礙者交流的機會,學習如何與心智障礙者相處,以讓未來所有的參觀者都能確切地感受此館場的內涵,落實文化平權。

在培訓活動開始前,智總的青年與導覽員們一起進行暖身活動,相互認識;培訓活動前半部分,由幸君主任搭配青年講授身心障礙者的分類、如何與身心障礙者互動相處、易讀的方法與實踐,並詳細說明與心智障礙者互動時,要注意什麼細節……等等。

培訓活動的後半部分,為讓導覽員學以致用,體驗服務心智障礙者的狀況,便將導覽志工及三位青年分成三個組別,各自引導青年們認識、了解林語堂故居的構成及其生平。

      

導覽後,大家一起回到講堂,讓導覽員和青年們分享、回饋彼此的想法與感受。青年們皆認為導覽員的講解完整,都有解答他們提出的問題,體驗很棒,以後會想跟朋友再來;導覽員們則認為,在實際接觸心智障礙者後,發現其實心智障礙者和一般人差異不多,只是理解事物的方式不同,也改變了一些對心智障礙者的既有印象,是一次很棒的培訓活動。

  

事後,林語堂故居的負責人邀請智總及青年們,在林語堂故居導覽手冊的易讀版本完成後,再次來到林語堂故居,體驗不一樣的導覽,相當令人期待!

青年們參訪林語堂故居的心得:

【許亞魁】

今天12月15日跟幸君主任、雅雯、還有兩位社工。

我們到林語堂去,有導覽解說員幫我們介紹,我們分3組。帶著我們去解說林爺爺的故事,林爺爺是民國55年,那時候我們還沒出生,他有3位千金小姐,他不會阻止她們小孩上學,林爺爺是在香港過世的,她們把林爺爺的墳墓用在北部。

阿樹跟我們說林爺爺有自己的臥房,跟林奶奶睡不同的房間。

是因為林爺爺每天晚上要寫書才會跟林奶奶分開睡,這樣爺爺就不會吵到奶奶。爺爺有一間客房專門是讓自己要好的朋友來聊天故事好多好有收穫,謝謝幸君主任特別邀請我去。

我們也學習到很多,很謝謝林語堂的所有志工們。

 

【江雅雯】

很開心有機會可以參觀林語堂的故居,我本身很少去這樣館參觀,也很少去聽導覽,因為自己本身是喜歡外面逛逛

藉由解說員講解林語堂故事中,說明他這個人什麼樣的人及會怕看到墳墓嗎?

我很驚訝!後來說到林語堂喜歡喝咖啡、喜歡賞風景,而且有人在畫他風景的樣子,我也特別詢問他的家中有幾個人、最後還有誰存在?最後在香港過世

家人希望林語堂可以把他放在他的故居這,也說明他很喜歡讀書及抽菸和老婆很恩愛的樣子,是個不錯的認識

2019年12月15日下午,智總受到邀請,帶著實習生和三位青年來到位於陽明山山腰的林語堂故居,進行館內人員培訓活動。

此次的培訓活動,目的在於落實易讀導覽。因此,培訓的重點在於讓館內導覽員了解易讀的內涵,多一些與心智障礙者交流的機會,學習如何與心智障礙者相處,以讓未來所有的參觀者都能確切地感受此館場的內涵,落實文化平權。

在培訓活動開始前,智總的青年與導覽員們一起進行暖身活動,相互認識;培訓活動前半部分,由幸君主任搭配青年講授身心障礙者的分類、如何與身心障礙者互動相處、易讀的方法與實踐,並詳細說明與心智障礙者互動時,要注意什麼細節……等等。

培訓活動的後半部分,為讓導覽員學以致用,體驗服務心智障礙者的狀況,便將導覽志工及三位青年分成三個組別,各自引導青年們認識、了解林語堂故居的構成及其生平。

      

導覽後,大家一起回到講堂,讓導覽員和青年們分享、回饋彼此的想法與感受。青年們皆認為導覽員的講解完整,都有解答他們提出的問題,體驗很棒,以後會想跟朋友再來;導覽員們則認為,在實際接觸心智障礙者後,發現其實心智障礙者和一般人差異不多,只是理解事物的方式不同,也改變了一些對心智障礙者的既有印象,是一次很棒的培訓活動。

  

事後,林語堂故居的負責人邀請智總及青年們,在林語堂故居導覽手冊的易讀版本完成後,再次來到林語堂故居,體驗不一樣的導覽,相當令人期待!

青年們參訪林語堂故居的心得:

【許亞魁】

今天12月15日跟幸君主任、雅雯、還有兩位社工。

我們到林語堂去,有導覽解說員幫我們介紹,我們分3組。帶著我們去解說林爺爺的故事,林爺爺是民國55年,那時候我們還沒出生,他有3位千金小姐,他不會阻止她們小孩上學,林爺爺是在香港過世的,她們把林爺爺的墳墓用在北部。

阿樹跟我們說林爺爺有自己的臥房,跟林奶奶睡不同的房間。

是因為林爺爺每天晚上要寫書才會跟林奶奶分開睡,這樣爺爺就不會吵到奶奶。爺爺有一間客房專門是讓自己要好的朋友來聊天故事好多好有收穫,謝謝幸君主任特別邀請我去。

我們也學習到很多,很謝謝林語堂的所有志工們。

 

【江雅雯】

很開心有機會可以參觀林語堂的故居,我本身很少去這樣館參觀,也很少去聽導覽,因為自己本身是喜歡外面逛逛

藉由解說員講解林語堂故事中,說明他這個人什麼樣的人及會怕看到墳墓嗎?

我很驚訝!後來說到林語堂喜歡喝咖啡、喜歡賞風景,而且有人在畫他風景的樣子,我也特別詢問他的家中有幾個人、最後還有誰存在?最後在香港過世

家人希望林語堂可以把他放在他的故居這,也說明他很喜歡讀書及抽菸和老婆很恩愛的樣子,是個不錯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