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我要找工作

就業

2012年與便利商店共同舉辦職場體驗
2012年與便利商店共同舉辦職場體驗

就業能為身心障礙者帶來經濟獨立,從工作中的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增加與周遭的社會互動,並且強化社會支持網絡;因此,支持心智障礙者自立生活,就業協助也是重要的一環。

智總從1992年成立以來,便投入推動政府立法保障心智障礙者的就業機會、成立有效協助智能障礙的職能評估及職業重建管理制度,並於1994年接受政府委託辦理「支持性就業輔導員培訓計畫」,透過人力的培訓,促成支持性就業服務推展。在2003年更促成庇護工場成立,並確立庇護工場為長期就業處所。而近年來,因看見心智障礙者提早老化的問題,需提早離開就業職場,更與立法委員及相關團體合作促成修法,下修身心障礙者的退休年齡,建立提早退休的機制,保障心智障礙者的退休生活。

在就業支持服務推動多年後,智總於2015年透過「身心障礙職業重建制度檢討分區座談會暨研討會實施計畫」檢視服務制度現況,以作為下一階段就業支持服務推動目標。

在計畫中探討議題如下:

  1. 職管員與職評員的角色定位
  2. 研商心智障礙者職前準備服務的可行性
  3. 檢討職業重建專業人員勞動條件
  4. 職業重建公私合作的可行模式討論

工作權是基本人權,為達此權益的落實,需要有全面系統化的職業重建體系,協助心智障礙者有機會透過就業確認存在的價值、得到貢獻自己的機會及發展潛能是就業推動的終極目的,也是落實心智障礙者自立生活重要的策略之一。

我要找工作

每位智能障礙者都有獨特性,因受到生理與心理的限制,求職過程比一般人有更多的困境與挑戰,雖然有就業意願,但往往因信心不足或不知如何求職……等問題,找工作上比較容易遇到困難。

而工作是智能障礙者走出家門,投入社會的一個橋梁。大多數的智能障礙者進入職場經過有效的就業支持輔助後,不但能適應職場生活,亦能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並擁有尊嚴的生活。
 

智能障礙者的就業有哪些型態?

1.一般性(競爭性)就業服務:具有工作能力與就業意願,可進入一般性職場工作之身心障礙者。

2.支持性就業服務:具有工作能力及就業意願,但就業能力暫時無法進入一般性就業市場工作,提供一段時間的支持,使其能順利在職場中獨立工作之身心障礙者。

3.庇護性就業服務:有就業意願,但工作能力不足無法進入競爭性就業職場,且經由職業輔導評量,需要長期就業支持之身心障礙者。

4.居家就業:有就業意願但因行動限制、雇主僱用意願不高,致不易進入一般性職場或無法創業之中、重度以上身心障礙者,提供適性之居家就業服務。


就業安置目

家長如何準備
1.投入工作職場
1.進入工作現場的準備,不是從學校畢業才開始
2.認識孩子會做什麼?想做什麼?要做什麼?
3.善用學校的實習與轉銜服務
4.工作能力及工作態度的養成
5.認識孩子就業中可能的支持服務來源及項目
6.成為孩子就業中的助力而非阻力
7.與服務單位建立信賴聯盟
2.暫不進入職場先接受職業訓練
1.釐清孩子對職業訓練的期待
2.考量智能障礙者的興趣及現有人力市場需求
3.認識現有的職業訓練的配套
4.選擇最適合孩子的職業訓練方案
5.對職業訓練完成後的工作規劃,預做準備
3.暫不接受職業訓練也不就業
1.釐清家長決策的考量因素
2.雖不就業但需要有適度的工作
3.自顧能力的增進與維持
4.生活安排的課題,不是從畢了業才開始


 

找工作前,請先問自己下列問題:

1.我確實想工作?

2.我可以自己照顧自己,例如:買東西、上廁所等?

3.我可以準時服用藥物?

4.我可以自己搭乘交通工具去上班或者家人可協助接送?

5.我可以經常保持心情愉快?

6.我在工作時不遲到、早退,不經常請假,也不任意離開工作的地方?

7.我可以和同事一起完成工作?

8.我願意學習工作內容,並且盡力完成老闆或主管交辦的工作?

9.我可以每天持續工作4小時(或每週可以工作20小時)以上?

10.我可以學習調適壓力或向他人求助?


哪裡可以找工作?

可撥打0800-777888免付費諮詢專線,或就近向轄內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或直轄市、縣(市)政府勞工局洽詢。

 

每位智能障礙者都有獨特性,因受到生理與心理的限制,求職過程比一般人有更多的困境與挑戰,雖然有就業意願,但往往因信心不足或不知如何求職……等問題,找工作上比較容易遇到困難。

而工作是智能障礙者走出家門,投入社會的一個橋梁。大多數的智能障礙者進入職場經過有效的就業支持輔助後,不但能適應職場生活,亦能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並擁有尊嚴的生活。
 

智能障礙者的就業有哪些型態?

1.一般性(競爭性)就業服務:具有工作能力與就業意願,可進入一般性職場工作之身心障礙者。

2.支持性就業服務:具有工作能力及就業意願,但就業能力暫時無法進入一般性就業市場工作,提供一段時間的支持,使其能順利在職場中獨立工作之身心障礙者。

3.庇護性就業服務:有就業意願,但工作能力不足無法進入競爭性就業職場,且經由職業輔導評量,需要長期就業支持之身心障礙者。

4.居家就業:有就業意願但因行動限制、雇主僱用意願不高,致不易進入一般性職場或無法創業之中、重度以上身心障礙者,提供適性之居家就業服務。


就業安置目

家長如何準備
1.投入工作職場
1.進入工作現場的準備,不是從學校畢業才開始
2.認識孩子會做什麼?想做什麼?要做什麼?
3.善用學校的實習與轉銜服務
4.工作能力及工作態度的養成
5.認識孩子就業中可能的支持服務來源及項目
6.成為孩子就業中的助力而非阻力
7.與服務單位建立信賴聯盟
2.暫不進入職場先接受職業訓練
1.釐清孩子對職業訓練的期待
2.考量智能障礙者的興趣及現有人力市場需求
3.認識現有的職業訓練的配套
4.選擇最適合孩子的職業訓練方案
5.對職業訓練完成後的工作規劃,預做準備
3.暫不接受職業訓練也不就業
1.釐清家長決策的考量因素
2.雖不就業但需要有適度的工作
3.自顧能力的增進與維持
4.生活安排的課題,不是從畢了業才開始


 

找工作前,請先問自己下列問題:

1.我確實想工作?

2.我可以自己照顧自己,例如:買東西、上廁所等?

3.我可以準時服用藥物?

4.我可以自己搭乘交通工具去上班或者家人可協助接送?

5.我可以經常保持心情愉快?

6.我在工作時不遲到、早退,不經常請假,也不任意離開工作的地方?

7.我可以和同事一起完成工作?

8.我願意學習工作內容,並且盡力完成老闆或主管交辦的工作?

9.我可以每天持續工作4小時(或每週可以工作20小時)以上?

10.我可以學習調適壓力或向他人求助?


哪裡可以找工作?

可撥打0800-777888免付費諮詢專線,或就近向轄內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或直轄市、縣(市)政府勞工局洽詢。